中药你熬对了吗?这些“秘密”一定要知道!
康复知识:成都顾连康复医院
很多人觉得煎中药好麻烦,掌握不好时间和火候,干脆让医院代煎了!其实熬中药有些简单的小技巧,学会了可以让中药更好地发挥疗效哦。
煎煮之前
⒈选材
中药最好选用有品质保障的大药房的干净药材,切忌使用霉烂变质药材。
⒉分类
拿回的中药可能有大包小包不同的包装,需要仔细区分哪些药需要特别处理。如哪些药需要后下,哪些需要先煮,哪些需要浸泡,哪些药需要单独服用,或有些虫类药需要去头足等等。
⒊浸泡
①中药最好用砂锅或陶瓷锅煎煮,次选不锈钢锅,不能用铁锅、铝锅。因为有一些药物带酸性或碱性,用铁锅或铝锅可能会产生一些化学反应。
②浸泡中药最好用冷水淹过药面即可,一般需要30分钟。浸泡可以使草本药材充分吸收水分,在慢慢加热的过程中使药材中的有效成份和蛋白质等更好的溶解于水中。
③浸泡和煎煮中药最好用纯净水。因为自来水中的杂质或氯气等可能会影响药效。
煎煮进行中
⒈步骤
①有一些需要先煮的药物可单独用小锅煮30分钟(没有这类药物的请忽略此步骤),再将药材与药液一起加入大锅同煮。
②浸泡之后的药材上武火(大火)煮沸后改文火(小火)煮20分钟,这时将一些需要后下的芳香类药物加入煮5分钟(没有后下药物的请忽略此步骤),滤出一半药液。
③再加入纯净水超过药面1寸左右,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煮50分钟滤出全部药液。
④与第一次滤出的药液混合凉冷后分装成几个小瓶。
⒉特殊药材的煎煮时间
①感冒类药或草本较多的药用时较短,武火煮沸后文火煮15分钟,第二次加水武火煮沸后文火煮30分钟。
②滋补类或矿物类药物用时较长,武火煮沸后文火煮30分钟,第二次加水武火煮沸后文火煮60分钟。
⒊搅拌
①煎煮过程中需要加锅盖。因为一些芳香类或辛散类药物其中含有挥发油类的成分,打开锅盖其有效成分可能随蒸汽散发流失,使药效降低。
②防止溢水,可以用带气孔的盖子,或在盖子下搭一双筷子等。
③煎煮过程中需要时不时的搅拌。可以间隔10分钟搅拌一次。搅拌时最好顺着一个方向,使药材均匀受热,有效成分充分溶解。
煎煮之后
⒈贮藏
无论春夏秋冬,煎煮好的中药最好分成小瓶放冰箱冷藏。服用前取出100—200毫升加热(可用微波炉加热或置于热水中烫热)。
⒉服用时间
①感冒发汗类药或治疗胃脘以上部位的药可在饭前30分钟服用。
②对胃肠刺激较大的药如活血化瘀类,或补益类药,或治疗胃脘以下部位的药建议饭后30分钟服用。
③退烧类中药或重病患者,或胃肠功能极差患者,可在两餐之间少量频频服用(每次20-50毫升,每天4次以上)。
⒊能不能放糖
①一般不建议放糖,特别是胃肠消化功能较差的病患。糖尿病患者更不能放糖。中医认为甜腻食物会加重胃肠饱胀,有障脾气运化。
②有些中药饮片在加工炮制时就是用的蜂蜜,在服用时中医师也会根据病情需要嘱患者是否再加入适量蜂蜜或冰糖或白糖甚至是醋、盐等等。
特殊药材的特殊要求
⒈先煎药物
如矿物类(代赭石),贝壳类(鳖甲、珍珠母),有毒需久煎药物(附子、乌头)。这些药物医生在处方上都会特别标注,中药房抓药时也会单独包装。在煎药时会将这些药单独先煎煮30分钟至60分钟甚至更久。然后将煎煮的药和水与其它药物再混合一起煎煮,或者遵医师医嘱处理。
⒉后下药物
一些芳香类药物(砂仁、肉桂),或质地轻清的药物(薄荷、钩藤),可以在其它药第一次煎煮20分钟后再加入煮2-5分钟即可。
⒊布包煎
一些带毛的药物(辛荑、枇杷叶),或粉状药(滑石、蒲黄),或小颗粒容易悬浮的药物(车前子、王不留行),需要用布包好再与其它药一起煎煮。
⒋另煎
一些贵重的药物(人参、西洋参),需要单独煎煮,以免和其它药物一起煎煮,造成浪费。服用时再加入其它煎煮好的药即可。
⒌冲服
有些贵重的药物(三七、川贝),有些需要增强疗效避免浪费(全蝎、蜈蚣、紫河车),有些粉剂(朱砂、珍珠粉),有些成品散剂(苏合香),不需要煎煮,在服汤药时可以先将药粉调成糊状口服,或将粉末加入汤药冲服。
⒍烊化
一些胶类药物(阿胶、龟胶),需要将药物放入水中烫化或上锅隔水蒸化成稠汤状,服药时加入其它药液一起服用。
⒎泡服
一些花类药物(菊花、玫瑰花、厚朴花),一些不需要煎煮的草本类(番泻叶、胖大海),一些可当茶饮的药物(绞股蓝、荷叶、薄荷、西洋参),只需要开水泡服即可。
⒏去头足
有些虫类药需要在煎煮前单独处理。如虫蜕,需要去头足;全蝎,需去尾钩;蜈蚣,需去头尾。
你都学会了吗?记得收藏哦~
中医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治疗手段,中医及中药在康复中能够起到独特的效果,更加强调整体系统治疗和自然疗法的运用。
成都顾连康复医院特设中医康复治疗科,将根据患者需求,提供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为患者带来更加经济、有效的康复体验。